海绵状血管瘤的症状有哪些?海绵状血管瘤又称为静脉畸形。通常在宝宝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发生,好发于头皮和面部,损害一般较大,有招致严重失血的危险。因其大多数病状呈海绵状而得名。海绵状血管瘤的症状有什么?现在很多的朋友对海绵血管瘤疾病的相关症状是怎么样的这个问题不是很了解,下面我们就来看下医师的介绍。
海绵状血管瘤的症状有哪些?
1、海绵状血管瘤的症状有很多,表现复杂。一般发病长好发于头、面、颈部,四肢、躯干次之。除常见于皮肤皮下组织外,偶见于粘膜下,也可发生在肌肉、骨骼和内脏器官内。多在出生时即已发现,或起病隐伏而难以准确追溯发病年月。
2、有些患者发病可发生在肌肉组织内,被称为肌间血管瘤,以股四头肌常累及,易被误诊;有时累及骨骼,表面粗糙不平,如虫咬状,累及骨髓腔者,X片中可见骨小梁被破坏后的多腔空泡样征象。
3、海绵状血管瘤的发病位置都比较深,而且不会波及皮肤,除局部显现形态不规则的轻、中度膨隆外,肤色并无明显改变。
4、对于发病位置比较表浅的海绵状血管瘤,可引起局部皮肤膨隆,高低错落,起伏不平,皮面微现蓝色或浅紫色,曲张盘旋的血管隐约可见。
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首选方法——3D超微介导术
【治疗周期】:3D超微介导术治疗血管瘤一般需要1至2个疗程,每个疗程需要10-20次,特别巨大者治疗次数相应有所增加,婴幼儿出生不久即可采用。治疗后需留院观察3-7天左右。
【治疗范围】:适用于体表的毛细血管瘤,以及深层部位的海绵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蔓状血管瘤等,尤其是婴幼儿血管瘤患者人群。
【治疗优势】:传统疗法有:局部注射硬化剂疗法、冷冻疗法、激光疗法、同位素放射疗法、手术切除、留置铜针疗法等等,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与这些技术相比:3D超微介导术主要针对治疗海绵状 血管瘤、淋巴性血管瘤等,特别对婴幼儿血管瘤效果好。此技术适宜人群较为广泛,此技术不麻醉,一般出生一个月的婴儿以上均能接受治疗,但高敏体 质者、血友病,白血病为禁忌症。倡导无创面、无痛苦、不留疤、无副作用、不复发的治疗理念,是婴幼儿首选的血管瘤的治疗方法。